呵護生命於手的祖母級修女───施雅璞 修女

 葉根泉 專訪

 

 晚上七點,台東聖母醫院內相較白天人聲喧嘩、醫護人員忙碌穿梭情形,已沉靜許多。今晚輪值的施雅璞修女,卻也不敢絲毫鬆懈,依序一一巡視病房。

 婦產科病床的一位產婦令施修女特別掛心,倒不是因為產婦是醫院以前助理護士的母親,而是以她四十二歲的年齡,要再生小孩,不僅產婦本身,就連伴隨的家人也不禁有點忐忑不安。

 施雅璞到她的病房探視,除了安慰她多寬心,一切都會順利,並帶來一串鑲有聖母相片的項鍊,由於明天進手術房剖腹生產,所以改縛在手腕上,施修女以不太流利的國語說:「聖母會保佑你的。」

 她緊緊握住產婦的手,臉上綻出和藹的笑容。

 來到嬰兒室,護士告知她一個嬰兒的狀況不太好,施雅璞詳細詢問病情,決定打電話給醫院值班的醫生,請他過來一下。施修女知道今晚又將會忙碌,雖然聖母醫院夜間門診只到九點,但輪值的修女隨時要掌握狀況,一有緊急的事情發生,便能立即處理。施修女說,每次輪值時,即使無事、可以上床睡覺,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隨時警覺有沒有緊急的電話打進來。

 初次見到施雅璞的人,看她敏捷的身影往來病房間,都很難想像她今年已經七十歲了,醫院的員工佩服她充滿精力,連年輕的護士也自嘆弗如。問她何以能時時如此保持體力、從不露出疲態,施雅璞回答,這可能源自她的母親,她深受母親的影響很大。

 「我一直和母親的關係很親密,我的母親是個非常聰穎的人,家中的兄姐都很聽她的話。因為我們知道她對生命有十分特殊的機智與洞見,她的生活哲學便是熱愛人群,時時教導我們要有寬廣的心,去接納生病、窮苦的人,凡是看見需要照顧的人,母親一定把他們帶進屋內詳加照料。」施雅璞說。

 家中九個小孩她排行老么,母親生她的時候已經四十五歲,母親曾告訴她:「你將來一定是與眾不同,在我認為不可能再懷孕的時候,意外有了你,我一直覺得一定有什麼特殊的原因讓你出生。」

 所以施雅璞十八歲那一年,決定奉獻自己做神職的工作,成為天主教仁愛會的修女,母親很放心,除家中最大的孩子也是仁愛會修女外,施雅璞一向做事小心,不像家裡其他小孩,需為他們的婚姻、如何獨立操煩,修會也會照料一切,母親很高興也支持她的抉擇。

 當她在美國大學完成護理教育,並取得護理行政管理的碩士學位,出任維吉尼亞州得保醫院附設護理學校校長等職,又是什麼樣的機會,使她風塵僕僕,飛到陌生的太平洋彼岸台灣、甚至是偏遠地區的台東為病人服務?

 

現在我的心在台灣

 

 「我想是各方面的機緣巧合,讓我來到這裡。」施雅璞說,其實在這之前她就有心把自己奉獻出來,到偏遠的國度為需要幫助的人民服務。

 五十九歲的時候,與自己最親、僅差兩歲的姐姐安,因癌症去世。當時她的傷痛好像整顆心被掏空,正好她在美國的工作也告一段落,有時間、無任何牽絆,可以再次奉獻出來,向修會提出海外服務申請,竟順利通過。

 「我常覺得我姐姐的過世,使我自由。那時我無法待在美國,我的心都碎了。」施雅璞憶往時,臉上仍抹過淡淡的陰鬱,但隨即微笑道:「現在我的心在台灣。」

 十年前她來到以往都未曾聽聞的地名──台東。當進入聖母醫院,看到醫院雖小,「五臟俱全」──各種醫療設施也尚完備,開始她人生中的第二個生命,肩負起醫院護理教育的重責。

 「我能把在美國所做所為的經驗,帶給其他國家的人民,並教導他們。這十年來能為台灣的人民服務,令我心存感激。」施雅璞喜悅的說。

 施雅璞更感高興在這裡,她又能非常積極從事護理工作,再次接觸病人,能親自去照顧病患,令她感覺很好。

 她帶領護理人員很重以身作則、親自示範,她表示對待病人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必須尊重,「尊重每一個人,不管他是做什麼、年紀有多老,不管他們被送來醫院時,是整潔或骯髒,你都必須尊重每一個生命的個體。上帝創造每個人都是良善的,所以我希望能去幫助、照顧每一個人,讓他們早日康復。」

 每天一早,施雅璞必定準時隨醫生巡房,探望病患的病情,詳查病歷表的紀錄,觀察病人的情況,報告給醫生,以防有任何疏失。她到病榻前,親切地和病人握握手,用簡單國語寒喧幾句,有時輕觸病人痛處的部位,面露笑容為病患打氣。

 一位原住民老婦人必須切除壞死的腳拇指。由於言語不通,神情有些緊張、不安,拖延許久,才同意動手術。施修女巡房時都會觸摸她的腳,給予精神上鼓勵,並找人翻譯、解釋給她聽,讓她寬心。

 「觸摸病人也是護理的一種,美國人認為觸碰是很重要的,但國情不同,台灣的文化並不會主動去觸摸對方,所以我也會視情況而定。像這一位老婦人不會說國語,我儘量讓她能了解,醫院將對她進行什麼樣的治療,也以身體的接觸,適度表達關懷。」施雅璞說。

 由於施修女從事護理教育多年的背景,使她能幫助聖母醫院的護士獲得有系統的在職訓練。尤其她必須面臨台東並無護校,醫院許多招進來的助理護士未曾有過學校的經驗,如何讓她們經過正式的訓練,能在臨床照護上協助護理人員及醫師,提昇醫院專業的水準。課程的安排,令她煞費苦心。

 

及格的標準是一百分

 

 她籌畫密集的在職教育課程,動用朋友、教會的關係,延聘各醫院、學校專精的人士到台東授課,並發函給台東各醫院、衛生所,邀請他們有空過來一同聽講,期能全面帶動、提昇台東的醫療水平。

 聖母醫院總務室主任劉淑媛便感慨地說,以前要上一個課程、聽一場演講,都要千里迢迢到台北、台中等大都市,很少人會想要到台東辦醫療的講座;由於施修女的熱忱,這些在醫院、學校忙碌的名師,願暫時捨下手邊的工作,來到偏遠的地區上課。很多都是早上的飛機來、下午的飛機就走,實在令人感動;而且口碑傳出之後,台東許多醫院、衛生單位,也會主動詢問下次課程安排的時間。

 施雅璞對助理護士課程與臨床的測驗十分嚴格。曾在醫院擔任過助理護士的呂美華表示,施修女在一些課程結束後考試,及格的標準不是六十、八十分,而是一百分,使得她們甚為戒慎戰兢,一有空就拿書本唸。

 以此問施雅璞她嚴格的分數標準,她笑說,並非每一個科目都要求滿分,但一些重要的課程如藥理,就必須百分之百通過,未考到一百分都必須補考。

 當她全心投入護理教育的工作,發現台灣致力健全護士法規及嚴格要求護士執照的同時,相對卻帶給偏遠地區教會醫院沉重的負擔,因為目前沒有足夠的醫師及護士能滿足台灣醫療的需求,且合格的醫療人員都集中在都市及高發展的地方,使得台灣東、南部、包括許多原住民聚集的偏遠地區,獲得醫療資源的機會低於一般標準。

 面對護理人員亟缺的窘境,她建議政府能對偏遠地區醫院訓練的助理護士,經醫院證明其能提供合格的護理照顧,並由特別成立的團體審核通過,發給一張改良式的執照,使其能在醫院實習、工作,強化國家整個保健體系,以提供台灣鄉下及偏遠地區原住民醫護的照顧。

 施雅璞以英文寫成建議書,並找人翻成中文。向有關單位陳情奔波,但因與現行的法令有所牴觸,結果不了了之。施修女雖已放棄這項提案,但對護理人員的訓練,不絲毫放鬆。

 實際上有些現行的法規,對這所須依賴國外醫護人員的聖母醫院造成一些不便。如考試院規定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檢覆考試的辦法,便要求領有外國醫師證照的外國人士,也須參加考試,並以中文作答。對這些從未學過中文、自願來台灣偏遠地區服務的外國醫師來講,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情。所幸考試院也體查到此類的不便,已修訂考試條文,讓他們得以英文作答,目前正送立法院通過後,即可實施。

 施修女也提到,十年前她剛到台東,對於陌生環境氣候、飲食的適應還算可以,但面臨最大的困難是語言上的溝通。由於自己年紀已大,不敢奢望在中文上有多大的進步,因此剛與醫院的護理人員接觸,須費一翻苦心,才能讓別人瞭解她的用意。經過長時間相處、共事下來,護士們也能體會她為人的親切、深具愛心,即使言語未能充分瞭解,也無礙心靈的互通。

 

善生與善終

 

 受她照料的病人更能體認到這點,那位高齡產婦在施修女輪值的隔天早上,被送入手術房進行剖腹生產。施雅璞巡房時,多在手術房門外觀望生產的進行,守在門外的家屬說,雖然施修女不太會說國語,但看她凝神注目的神情,感覺上好像比家屬還關心。

 經過近一個小時的手術,終於順利產下一個男嬰,護士立即將小孩送到醫生那裡進行檢查,施修女也向外面翹首張望的家屬,報告嬰兒的情況。

 「嬰兒好美噢!」施雅璞笑咪咪地說。

 「世界上最美的一件事是看見一個小嬰兒的誕生,這在醫院內永遠不會覺得過時,或太習以為常,因為每個產婦生產的過程絕不同於另一個人。」施雅璞說:「嬰兒的誕生使你內心充滿喜悅,全部的人,都會屏息以待第一聲的啼哭。當小孩子第一次哭,他必須卯足勁,放開胸肺大哭,他的肺功能才開始運作正常,在這之前,一切都還不太真實。」

 「另一件相對的事,是當病人彌留之際,你能在病人身邊,為其禱告,安慰家屬,看著病人被梳洗整潔,沒有多大的痛苦,非常安適、平和地死去,我們深信他必將與上見面。」這樣善生及善終的觀念,也呼應這所醫院一向本著天主教服務的精神,去關懷、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今年第四屆醫療奉獻獎頒給施雅璞修女優良護理人員獎,這已是聖母醫院第三位獲得奉獻獎。聖母醫院一直致力於台東偏遠地區的醫療服務,甚至主動協助衛生單位從事社區公共衛生的工作,除獲得政府的表彰當之無愧外,實在更該受到國人應有的重視。

 聖母醫院創立至今,大多仰賴外國教會、善心人士的援助,以目前台灣人經濟富裕,是該像醫院院長何谷婷修女(註)所說,台灣人應該站出來幫助台灣人的時候,目前(民國八十四年)醫院計劃擴建原先四十九張病床到一百床,所需的龐大經費,有賴國人捐助,而不是一直依靠外援。

 施修女也覺得她在台東的任務將告一段落,計劃重返美國,或許有另一個十年,教會還會讓她奉獻自己,為人民服務,她不會輕言從工作崗位退休。消息傳出後,許多院的員工都感到不捨,她們真心覺得施修女是個很好的人,不計酬勞地服務,並經常援助貧窮的患者與家屬。

 九月八日是聖母瑪利亞的誕辰紀念,一早八點醫院每天的例行崇拜,許多人拿著鮮花、卡片當作禮物,輪流走上前放在聖母像的檯前,施雅璞也帶來一朵花,輕輕插在檯上的花瓶裡,深深鞠個躬。

 端視聖母和藹的慈顏,腦中浮現是施修女身著白衣,步履輕盈、迅捷地在病房間穿梭,她的足音似乎永不止息。

 

 ──本文轉載自行政院新聞局出版「我心長春」

 

後記:施雅璞修女目前已返回美國任職。

註:何谷婷修女為聖母醫院第三任院長。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