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102/03/23~102/03/29)健康新聞集錦

公告內容

飲食健康:

6個月大嬰兒-才能餵固體食物

嬰兒的飲食階段有嚴謹的順序,如果太快餵食嬰兒固體食物,會對嬰兒的腸胃系統造成太大的壓力,有4成的母親太早開始餵食嬰兒固體食物,6個月前的嬰兒最好還是喝母乳或配方奶就好。

父母親也可從嬰兒的一些外在行為特徵來判斷是否可以餵食固體食物,例如可否自行坐起,或將食物從叉子上取下等,如果嬰兒本身肌肉都還無力,就貿然餵食讓他們自行咀嚼,很容易發生危險…

營養師小叮嚀:之前台灣兒科醫學會表示,嬰幼兒副食品添加規定為四到六個月,而在國民健康局給予嬰幼兒的副食品建議則為六個月開始給予。

但若是嬰幼兒未滿六個月前就有生理性厭食時,也代表著腸胃道發育成熟,此時就不需強行將副食品延遲至六個月後給予,而是依照副食品給予之順序:米粥→蔬果泥→豆魚肉蛋類之方式。若是有任何嬰幼兒副食品之問題,皆可以找專業的營養師作詢問。


詳全文


抽驗金針-酸菜-筍乾-不合格率達4成

呼籲消費者選購金針、酸菜產品時,勿選購外觀顏色過於鮮艷亮麗且聞起來有刺鼻味者,儘量選擇有完整包裝且有標示者較佳。為避免食用含有二氧化硫殘留之金針及酸菜,建議民眾於烹煮時打開鍋蓋煮沸至100℃時間達30分鐘之久,即能使二氧化硫成分揮發完全…

詳全文


保健食品面面觀

健康食品已成為法律名詞,產品上最容易辨識的方法就是圖案為小綠人的健康食品標章,根據健康食品管理法,必須為經審核通過、具有核准證號的產品,才能於產品包裝上標示健康食品。個別產品經科學實證,無害人體健康,且具有明確保健功效,或符合衛生署公告之規格標準,經衛生署審查通過者,始得稱為「健康食品」、標示健康食品標準圖樣及核准之功效。…

濃縮萃取的產品,消費者應該要請教專家的意見,並謹慎食用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產品,並非貪多的胡亂食用。

以目前通過健康食品「不易形成體脂肪」保健功效的茶類飲品來說,雖然產品添加的纖維及茶葉中的特殊萃取成分,的具有不易形成體脂肪的效果,但是在濃茶中所含的單寧酸卻會干擾鐵的吸收,可能引發貧血的風險。

而具有「胃腸功能改善」的優酪乳,也要注意避免食用過多導致攝取過量的精緻糖,引發肥胖及蛀牙的風險。另外,以高濃度萃取食材提煉而成、來路不明又標榜為保健食品,若製程時沒有經過農藥殘留、重金屬殘留等測試,每天食用之後累積的高濃度也會增加中毒的危險

詳全文



疾病健康:

國中生BMI大於30 脂肪肝糖尿病全上身

二型糖尿病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要比非糖尿病人高出二至四倍之多,這麼年輕就有脂肪肝和糖尿病,恐使心肌梗塞和中風提早報到。

心血管疾病與血壓、血糖及血脂這三高有密切關係,尤其是糖尿病,由於血液中會因為胰島素阻抗增加,進而使血液較黏稠,並會對血管內皮細胞不好,以致容易有心血管疾病,進而造成心肌梗塞與中風…

詳全文


海鮮不潔致食物中毒-腸炎弧菌為病因

據食品藥物管理局統計,98年至100年食品中毒病因以腸炎弧菌為主,其次為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沙門氏菌,基隆市衛生局去年度接獲6件食品中毒通報案件中,造成疑似食品中毒的飲食地點以餐廳及攤販為主,病因食物主要為海鮮類。

出外用餐時應特別注意用餐場所的衛生品質,業者在處理海鮮食品時,應注意是否有使用自來水充分清洗。另在水源不足的外食攤販食用生鮮海產或其製品時,選用之生鮮魚貝類食材最好都經過高溫煮熟後再食用,避免生食生鮮海產及魚貝類,相關水產品亦應充分煮熟再食用…

詳全文


糖尿病患吃不夠打胰島素-小心低血糖

糖尿病患每天注射胰島素或降血糖藥物,是為了避免讓血糖過高,但鮮少人注意,血糖過低也會造成無力、意識不清等症狀,嚴重甚至昏迷不醒,更容易因此發生意外。一些患者降血糖藥物服用過量,或是吃不夠、延誤進食就使用降血糖藥物或胰島素,恐引致低血糖症狀而不自知!

血糖小於70 mg/dl就稱為低血糖,發生低血糖的原因常見有飲食不足仍繼續使用降血糖藥物或胰島素、消耗太多熱量沒有適當補充,或延誤正常進食時間。緊急治療可食用含糖飲料或糖果餅乾,先緩解低血糖可能導致的意識不清,之後再補充正餐,以避免再有低血糖發生。

若從事爬山、騎自行車、長途開車等活動,糖尿病患者須自備糖果餅乾在身上,以備不時之需…

詳全文


老人健康:

找不到回家的路-失智症及早治療可獲控制

阿茲海默症是種漸進性的智能減退,造成生活功能落差的疾病。阿茲海默症病患症狀表現包括行為異常、精神症狀、智能退化,以致日常生活功能喪失。

如果發現身邊的家人,出現失智症十大警訊,就要特別注意。包括:
(1) 記憶減退影響到日常生活或工作。
(2) 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工作與事務。
(3) 言語表達出現問題。
(4)人、時、地的概念混淆。
(5) 社會價值與判斷力變差。
(6) 無法配合指示、操作常見用品或工具。
(7) 東西擺放嚴重錯亂。 
(8) 行為異常,情緒改變。
(9) 個性改變。
(10) 日常活動參與能力及開創力喪失…

詳全文


長照險105年上路-比照健保

台灣人口快速老化,推估20年內,需要被照顧的失能者就會超過120萬人,衛生署長邱文達昨日宣布,長照保險預計在103年完成立法,105年上路,衛生署也將在104年底前完成長照網路的建置,並補足3萬名照顧員人力…

詳全文